懷孕後期,腰痠背痛、下肢水腫、子宮收縮,各種惱人症狀較懷孕中期更為明顯。卸貨前的最後一哩,還有哪些懷孕後期注意事項呢? 懷孕後期常見10個QA問題幫妳快速解惑。
懷孕後期十大QA,一次解決孕婦不適疑問
懷孕後期不適常常容易喘、心跳加速,孕婦可坐下放鬆並深呼吸舒緩。懷孕後期腰痠背痛、站著都感到困難?可使用孕婦托腹帶,減輕腹部重量及脊椎彎曲的角度,並多補充鈣質保健骨骼健康。
- 多休息、勿過度勞累
- 切勿久站或久坐
- 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
- 注意胎動頻率,透過胎動注意寶寶健康狀況
- 注意宮縮,如頻率越來越高,或是感受越來越強烈,請務必就醫
- 保持放鬆的心情,有任何不適立即就醫
懷孕心悸時可慢慢大口深呼吸緩解,也可運動增進心肺功能,可降低喘不過氣的情況,心悸、呼吸急促,也可能是缺鐵的信號,鐵是懷孕必備營養,促進寶寶發育,可補充含鐵食物:瘦肉、紅豆、芝麻等,或是用孕婦保健食品來補充。(延伸閱讀:懷孕保健食品吃什麼?這樣吃增強吸收效率)
- 懷孕造成荷爾蒙改變
- 身體保留較多的水分,多餘液體堆積體內
- 變大的肚子壓迫下肢,血液循環功能變差
- 飲食:清淡、少鹽、少加工
- 避免久站久坐
- 使用彈性襪促進靜脈回流
- 睡前腳部墊高,抬腿,減輕水腫
- 按摩腿部:由下往上按(腳踝>小腿>大腿),淤積的血液回流至心臟
- 泡腳:40℃的溫水浸泡雙腿10~15分鐘
- 每隔2~3週要仔細觀察腿部,發現太快速的血管變化,需就醫諮詢是否進一步治療
Q4.懷孕後期失眠的困擾更嚴重了,怎麼辦?
懷孕後期因子宮壓迫膀胱變得頻尿、心理壓力、腹部與下肢的不適,都可能導致失眠。睡覺時可使用孕婦枕放在肚子下方或兩腿中間應會感到比較舒服,在睡前3小時盡量不要進食,白天適當的戶外活動,增進心肺功能,點心可吃白木耳因含豐富的氨基酸、礦物質,可讓晚上更好眠。
營養師提醒:懷孕後期寶寶各器官已生長完全,來到快快長大的階段,媽咪懷孕飲食可以這樣吃!
- 多吃優質蛋白質及多彩蔬菜的料理,用餐順序採取:「菜>肉>菜>飯」的方式,確保有吃到足夠的蛋白質跟蔬菜量,蔬菜中膳食纖維、維生素、礦物質都是幫助寶寶細胞生成的重要來源,可以喝牛奶、媽媽奶粉,有乳糖不耐的孕婦可以喝8more紅藜腰果白木耳飲,補充植物性蛋白質。(延伸閱讀:【孕婦飲食禁忌】懷孕營養怎麼補?孕婦到底什麼不該吃?)
- 懷孕後期的孕婦,天然食物的多元性非常重要,敢吃的食物保持每天多變化,因寶寶對媽咪吃過的食物有接觸的經驗,對於出生後食物過敏機率變小,也較不容易挑食。
- 寶寶體重太小應由醫師釐清原因,不適合直接透過高糖的甘蔗汁、果汁、大量燉補品補充,會造成營養不均衡、體重暴衝太快,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有後期妊娠糖尿病的風險,造成生產困難。(延伸閱讀:【東森報導】妊娠糖尿沒過?8more分享懷孕飲食原則)可以找專業營養師做討論,主要還是以均衡飲食為主要原則,增加早上或是下午點心,搭配媽媽奶粉、足夠的蛋白質,可以逐漸改善這樣的問題。
營養師提醒:
懷孕期間,腸胃系統運作減慢,而容易消化不良,孕婦避免吃甜食、蛋糕、糖果,由於精緻糖會刺激胃酸分泌,導致有胃食道逆流的情形,可能有乾嘔、乾咳的反應。油膩的食物,則會延緩腸胃道排空速度,脹氣的問題會更嚴重。
懷孕後期便秘、消化不良的孕婦可以少量多餐,或餐與餐之間吃點易消化的食物,可以選擇8more白木耳飲,白木耳富含膳食纖維,可以照顧腸胃、幫助排便順暢,膠質還可以養顏美容!白木耳濃稠口感也可增加飽足感,在小餓時很適合來一杯天然白木耳飲。(營養師推薦:懷孕後期助順暢的白木耳健康飲)
除此之外脹氣造成的肚皮緊繃也可以透過調整呼吸放鬆、按摩、做瑜伽、浸泡40度以下溫水幫助放鬆,舒緩腹部緊繃的感受。
Q7.胎動是寶寶生命力與健康度的指標,該注意什麼?
胎兒開始有活動通常在用餐後,孕期20~22週可以明顯感受到胎動,32~35週,懷孕後期胎動越頻繁胎動方式也多樣,如:某邊的肚子鼓起來,或寶寶在肚子裡扭來扭去的感覺,36週以後,寶寶長大子宮空間變小,胎動幅度也會減少。
28週懷孕後期胎動可以每天規律紀錄,觀察胎動頻繁時間,1-2小時為單位測量,1小時3-10次以上,都算正常現象。
胎動注意:
胎動次數較前幾日明顯減少/3小時內胎動少於10次/完全沒有胎動,可輕拍肚子、改變姿勢,如果都沒有反應,建議就醫檢查。
Q8.懷孕後期下面老是濕濕的,是分泌物還是破水?
荷爾蒙變化懷孕後期分泌物增加,孕媽咪勤換內褲,保持下面清爽衛生,不用太擔心,可穿淺色內褲好觀察分泌物。
項目 |
分泌物 |
破水 |
顏色 |
透明淡白色
|
清澈淡黃色
接近生產時顏色像洗米水
|
味道 |
無味
|
無味或略帶腥味
|
質地 |
有黏性
|
無黏性
|
懷孕後期肚子硬是子宮肌肉收縮,假性宮縮不會引發真正的分娩,真性宮縮甚至出血、破水,在37周以前可能是早產的徵兆,需盡快就醫!而接近預產期,可到醫院準備生產,宮縮是幫助媽咪更順利生下寶寶,不用太擔心!
項目 |
假性宮縮 |
真性宮縮 |
收縮時間 |
不規律、持續時間短
|
有規律
|
收縮強度 |
強度弱
|
強度強,且逐漸增加
|
收縮間隔 |
持續約10秒以下
間隔自行拉長、消失
|
持續30秒以上
間隔逐漸縮短
|
收縮感受 |
下腹、腹股溝悶痛感,像月經一樣 |
整個腹部下墜感,腰背也酸痛 |
如何緩解 |
休息即可緩解 |
不能緩解,需儘速就醫 |
- 規律陣痛:
37週以後,陣痛頻率提高,強度增強,休息不見改善,或伴隨著陰道出血,即將生產前兆
- 陰道落紅:
懷孕後期出血可能為落紅或產前出血。「落紅」為分娩機制啟動,落紅呈鮮紅色、暗紅色的濃稠黏液,點狀出血。若血量與經血量一樣多、甚至超過,可能是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的「產前出血」,需趕緊進醫院處理 。
- 破水:
破水是羊膜因為子宮收縮等外界因素,破裂使羊水滲出,若真的破水,需即時就醫讓醫師診視,先不要洗澡,以防感染風險。
延伸閱讀:
孕婦們都在看>>【懷孕中期】容易腰痠背痛嗎?專業營養師10大Q&A一次解答疑惑!
新手孕婦必讀>>【懷孕初期】懷孕症狀好不舒服?專業營養師10大Q&A一次解答!